大別山橫亙中原,東西綿延約380千米,雄奇險峻,山林里孕育著多種多樣的生物。在湖北大別山地區,一戶村民家的莊稼地地臨近山區,地里的土豆漸漸長大,但卻總是被不明動物偷吃,也不像是老鼠吃的,村民楊大爺為了搞清楚是什麼動物來偷吃,連夜蹲守,發現竟然是「豬猹」來偷吃。
「豬猹」不知道從什麼地方跑出來的,不但鼻子長得很像豬鼻子,發出的聲音也像豬叫似的。只見它動作敏捷地在土豆苗下掘了個洞,偷吃地下的土豆。
之后,還用豬一樣的鼻子,在土地上拱啊拱的,翻開泥土找蚯蚓吃,令人驚訝的是,只要它翻開的泥土下,都藏著蚯蚓,一找一個準。見到人來也不怕,還一邊叫著一邊揮舞爪子,想上前攻擊人。
到了第二天,楊大爺仔細查看莊稼地四周,在一百多米外發現了一個土洞,猜想應該是「豬猹」的洞穴。好家伙,知道這里有吃的,干脆就在這里住下的。楊大爺挖了泥土來把洞口給堵上了,希望「豬猹」能因此感覺到威脅,挪個地方安家,別再來自家莊稼地偷吃了。
01長相奇怪!身體像狐貍,鼻子像豬,臉上黑白相間
「豬猹」也叫豬鼻獾,都是民間習慣的稱呼,但它的學名叫豬獾,與平頭哥蜜獾是親戚,都是鼬科動物。
要說「豬猹」的長相,還挺特別的,身體肥碩,后面拖著一條毛茸茸的尾巴,從側臉一看這身形,就像狐貍似的,但你一看它的正面,就不知道該怎麼形容了。
「豬猹」長了一個豬鼻子,而且還是肉粉色的,抽動鼻子的模樣也像豬仔,難怪會被叫作「豬猹」。臉上卻是黑白相間,中間一條白紋,從鼻子一直延伸后勁,兩側則是黑色的。頭部與頸部的顏色為灰白色,逐漸向背和臀部過渡為灰色至黑色。
體型在鼬科動物里算是大個子,身上脂肪多,體重大約7-14公斤,體長大約75厘米,尾巴也短短的,大約20厘米。
口中有尖長的犬齒,四肢長有利爪,擅長挖土掘洞,是生存必需的裝備,同時也是它的防御、攻擊「武器」。
02嗅覺靈敏!用「豬鼻子」找到食物,再挖開土壤吃蚯蚓與蟲子
「豬猹」分布廣泛,在南方各省都有它們的蹤跡,能適應不同的生境,棲息在山地闊葉林、林緣、灌叢、農田。不少農民的莊稼都被這家伙糟蹋過,一說起這家伙來,就有說不完的意見。
作為雜食動物,「豬猹」喜歡吃蚯蚓、青蛙、泥鰍、甲殼動物,還吃鼠類與小鳥,還喜歡吃素,植物果實、根莖,以及土豆、玉米、花生等農作物。
覓食時,圓嘟嘟的「豬猹」一邊走路,一邊用鼻子貼著地面,四處嗅聞。嗅覺靈敏,用「豬鼻子」嗅到食物,哪怕是藏在泥土下或者石頭縫里的甲蟲、蚯蚓,它都能用嗅覺找到。
知道了哪兒有食物,就用鼻子翻開落葉,拱開地面土壤,吞食隱藏在泥土里的蚯蚓、蟲子。而且連帶著泥土也吃了。
除了「豬鼻子」,較長的爪子也是它的覓食工具,鼻子挖掘不了的泥土,就用爪子來。爪子不僅能挖掘土洞,還能挖出一些植物鮮嫩的根部,供自己享用。
住在哪兒,就在哪兒找吃的,但有時候會趁夜跑去百多米遠的莊稼地吃農作物。吃飽了鉆入洞里呼呼大睡。
03很愛干凈!挖掘8米深的直洞,設有2個出口,常在洞口外清潔身體
「豬猹」喜歡住在地下,總是掘洞而居。它們會選擇在陽坡山勢陡峭的地方,或者草木茂盛的地方挖洞,而且每一只「豬猹」都不止擁有一個洞,如果察覺到威脅,會立馬搬家,遺棄原先的洞穴。
「豬猹」用前肢的爪子挖掘土洞,洞穴深度不一,有的1米深,有的達到8米深。洞穴內是直直的通道,鋪有干草當床,簡單,干凈整潔,通常都設有2個出口。不像狗獾的洞穴簡直像個「地下城堡」,設有不同的功能區。
居住的地方沒有太多講究,但「豬猹」是個愛干凈的小動物,會為自己的身體進行「干洗」。紅外相機曾監測到,「豬猹」在自己的洞穴口,為自己清潔身體,用爪子撓撓身體前面,再扭過來撓撓后背,清潔身上的泥土、寄生蟲,不時還用「豬鼻子」去拱一拱四肢等部位。
喜歡晝伏夜出,白天在洞穴里睡覺,夜晚才到外面覓食,而且不會離開洞穴太遠。通常會一個家庭居住在一起,互相抱團取暖,外出覓食也常常有3-5只在一處的情況。
有半冬眠的習慣,每年11月就進洞冬眠,等春季氣溫回升之后再出洞,但有時候也會在冬眠中途醒來,跑出洞穴去外面覓食。
04性情兇猛!撞見人不逃反而想攻擊人,但遇到金雕沒反應過來就被抓住了
別看「豬猹」長得圓嘟嘟的,看上去有點像豬仔一樣蠢蠢的,但它性情兇猛。各地不乏「豬猹」偷吃莊稼的現象,不少人說起對「豬猹」的印象,都說這家伙不怕人,偷吃莊稼,撞見人來,還揮舞著前肢,亮出爪子想攻擊人呢。
帶崽的雌性「豬猹」尤其兇猛,只要察覺有一絲危險,就會揮舞前爪,發出豬一樣的吼聲,想以此威嚇對方。
兇歸兇,戰斗力卻不怎麼樣,爪子和利齒是武器,但面對天上的猛禽和地上的猛獸時,「豬猹」除非能立刻鉆入洞穴躲避,否則只有被捕食的命運了,誰叫它脂肪多呢,猛獸與猛禽可都喜歡吃它。
在神農架曾拍攝到金雕捕食「豬猹」的場景!「豬猹」正走出洞穴,在林中活動,左嗅嗅右聞聞,根本沒察覺到危險,因為金雕的速度快如閃電,它還沒反應過來,就被金雕抓住了。
金雕抓著「豬猹」飛到半空中,然后又降落在地,此時,「豬猹」已經無力掙扎,奄奄一息了,注定要成為金雕的午餐。
結語
盡管「豬猹」會出現在農田,偷吃莊稼,但它也會吃田鼠、昆蟲,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當地的鼠害、蟲害。同時,「豬猹」也可作為中小型猛獸、猛禽的食物資源,是森林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