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鯨為什麼會攻擊藍鯨?面對攻擊,藍鯨有何應對措施?

aiya 2022/11/27 檢舉 我要評論

藍鯨是海洋中體型最大的動物,而虎鯨是海洋中最兇猛的海洋生物,用陸地上的動物類比的話,就是大象(陸地上最大的動物)和獅子(陸地上最兇猛的食肉動物之一)。在現實中,藍鯨和虎鯨的關系與大象和獅子很像,它們極少會發生沖突,原因也很簡單,體型差距太大。但是,凡事都有例外,在陸地上,獅群在食物匱乏的季節也會攻擊大象,同樣的虎鯨也會攻擊藍鯨。那麼,在什麼情況下,虎鯨會攻擊藍鯨呢?面對虎鯨的撕咬,藍鯨如何應對呢?我們一起來聊一下這兩個問題。

虎鯨與藍鯨的關系

虎鯨與藍鯨都是鯨目下的成員,不同的是虎鯨是齒鯨,而藍鯨是須鯨,齒鯨就是有著鋒利牙齒的鯨,它們屬于海洋中的掠食者,尤其是虎鯨,在海洋中,它可是連大白鯊都要退避三舍的存在,再加上虎鯨有群居的習性,所以,從生態位上看,它們在海洋中的生態位與陸地上的獅子非常的接近。

而藍鯨是一種須鯨,須鯨就是沒有牙齒的鯨,由于它們沒有牙齒,所以只能以海洋中的小型生物為食,通過大口的吞海水,再經由須板將海水過濾出去,留下的小魚小蝦就可以吞下了。在海洋中,小魚小蝦以及浮游生物與陸地上的草一樣常見,所以,藍鯨的生態位與陸地上的大象接近。

從分布上看,藍鯨和虎鯨均在四大洋中都有分布,所以二者難免會相遇。

虎鯨群通常至少由5頭以上的成員組成,成年的虎鯨有著平均6米的體長與5噸左右的體重,而藍鯨作為地球上最大的生物,成年個體的平均體長在27米左右,體重平均在160噸左右。單純從體型上看,成年藍鯨的體長是虎鯨的接近6倍,體重是虎鯨的30多倍。

按照體型的數據看,虎鯨應該對藍鯨這種龐然大物沒有想法。但是,從 20世紀40年代至今,僅僅是科學家們觀察到的虎鯨攻擊藍鯨的事件就多達16起,其中成功擊殺的有6起,兩起未知,8起藍鯨成功脫困。

在這些目擊案例中,大多數是 10頭以上的虎鯨圍攻1-2頭藍鯨(2頭藍鯨的情況是成年雌性帶著幼體),而被擊殺的藍鯨體長平均都在20米以下。(下圖為虎鯨捕殺藍鯨的目擊記載

虎鯨為什麼會攻擊藍鯨呢?

虎鯨攻擊藍鯨,就像是獅子攻擊大象一樣,都是為了食物,畢竟虎鯨群居且數量眾多,在面對體型龐大、靈活性較差的藍鯨時,有機率會將其殺死,并且即使殺不死,虎鯨們全身而退的幾率也比較大。所以,在虎鯨眼中,藍鯨其實就是不太好對付的獵物而已。

虎鯨攻擊藍鯨的選擇性以及藍鯨的應對策略

通過上面關于虎鯨攻擊藍鯨的目擊記錄看,被成功擊殺的藍鯨大都是體長20米以下的個體,這個數值很重要。因為藍鯨從出生那一刻起,就擁有了 7米左右的體長,之后,幼年藍鯨會有長達6個月的哺乳期,在此期間,它們每天就要喝掉 1000公斤的乳汁,大量的進食,讓藍鯨的體型迅速增大,等到哺乳期結束以后,幼年藍鯨的體長就能達到 13-15米,等到3歲左右時,藍鯨的平均體長即可達到20米左右。 由此可見,被虎鯨群成功捕殺的藍鯨大都是幼年鯨(藍鯨8歲才成年)。

今年的3月18日,在澳大利亞的西海岸被虎鯨群圍攻致死的藍鯨,體長是15米,這是一條不滿1周歲的幼鯨。而且此時參戰的虎鯨多達75頭,即便是這樣,幼年的藍鯨都生生地扛了3個小時。

藍鯨的應對策略

虎鯨在攻擊藍鯨是大都選擇未成年的個體或者是藍鯨母子。但是盡管這樣,虎鯨群的成功率也不高,這與藍鯨的策略有關。根據關于虎鯨攻擊藍鯨的記載看,藍鯨遇到虎鯨群時,通常的策略只有一個: 跑。虎鯨群狩獵的特點是 不間斷地用超聲波交流,隨時調整戰術,這個策略在形成圍攻時,非常好用,因為多頭虎鯨可以連續攻擊獵物的同一位置,造成致命傷。

但是,面對藍鯨跑的策略,這個戰術就會失效了。藍鯨雖然體型龐大,而且靈活性較差,但是它們的耐力很強,可以以平均25公里每小時的速度連續游一兩個小時,而虎鯨雖然最快速度能夠得到45公里每小時,但是它的耐力僅僅能支撐它們游1個小時左右,而且超過十幾分鐘后,虎鯨的速度就會變慢。

在游動的過程中,虎鯨很難對藍鯨形成合圍之勢,所以只要藍鯨一直向前游,最終就能逃過虎鯨的捕殺。而未成年的藍鯨之所以被捕殺,是因為它們的耐力較差,對虎鯨認知經驗也不足導致的。

總結

虎鯨作為海洋中食物鏈最頂端的動物,它們幾乎會攻擊一切大型海洋生物,只不過,對于成年的藍鯨,虎鯨沒有太大的想法,反而對經驗不足,耐力較差的未成年藍鯨有一定的獵殺能力。

雖然虎鯨與藍鯨的關系與獅子和大象有些相似,但是它們的差異在于,大象真的有殺死虎鯨的能力,而藍鯨則主要靠耐力逃命為主。當然,從19世紀40年代至今記錄的情況來看,虎鯨捕殺任何年齡段的藍鯨都不是常態。

用戶評論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