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海豚陳尸海灘
十幾年間,在荷蘭、比利時、英國、歐洲北海等地的海灘上,陸續出現了幾百具死亡的鼠海豚,這些陳尸在岸邊的鼠海豚死狀凄慘,大多數臉部被撕爛,皮膚已被劃開,身上的肌肉組織和脂肪也被咬食。
這些鼠海豚頭部的穿刺傷口比較奇怪,傷口的旁邊還分布3至5條的平行抓痕,這并不像鯊魚撕咬后留下的。那如此殘忍的「兇手」到底是誰呢?
如此頻繁且殘忍的鼠海豚虐殺事件也引起了海洋生物學家的注意,越來越多的科研人員也加入到尋找真兇的行列中來。
誰會如此殘忍對待鼠海豚?
11年前,比利時一處海灘上出現了兩只幼年雄性鼠海豚尸體,調查人員起初認為是附近漁民誤捕所致,但檢查尸體后發現,鼠海豚身上的傷口并不像漁網或發動機造成的切割傷,所以這兩只鼠海豚的死和附近漁民沒有直接關系。
科學家又將目光對準能夠捕食鼠海豚的海洋動物身上,難道是鯊魚或者虎鯨一類的動物捕食了鼠海豚?雖然這片海域的確存在鯊魚和虎鯨,但從傷口分析,并不是二者所為。
科學家隨后發現了傷口的關鍵特征,鼠海豚的頭部出現了成對的較短、平行且彎曲的穿刺傷口,很明顯這是長著犬齒的哺乳動物撕咬后留下的。
狐貍不是兇手
而后,經常在海岸邊散步的狐貍就成了被懷疑對象,狐貍是犬科動物,長有犬齒,正好符合傷口的特征。
但進一步考證后,發現這些鼠海豚的尸體在一大早被沖上岸就被人發現了,而狐貍屬于夜行動物,它們沒有時間啃咬被沖上岸的鼠海豚,狐貍也被排除了嫌疑。
兇手灰海豹浮出水面
最后,海洋生物學家終于鎖定了獵食鼠海豚的兇手: 灰海豹。 鼠海豚頭部傷口犬齒之間的距離大概在5厘米左右,這一點和灰海豹犬齒特征吻合,且灰海豹在獵食的時候習慣用前肢控制獵物,這也和鼠海豚身上的抓痕相吻合。
下一步只要檢測鼠海豚傷口上是否存在灰海豹的DNA,就可以確認灰海豹是不是兇手。但鼠海豚傷口上的兇手唾液早被海水沖刷得一干二凈,調查又陷入了停滯狀態。
在隨后的幾年里,歐洲北海沿岸又陸續出現了大量的相似事件,許多鼠海豚的尸體被沖上海岸,而科研人員也首次觀察到海中的灰海豹捕食鼠海豚,看來灰海豹和鼠海豚的死肯定有著直接的聯系。
DNA確定,灰海豹的確能捕食鼠海豚
2014年,科學家終于在一具鼠海豚的尸體傷口上提取到了灰海豹的DNA,在諸多證據之下,鼠海豚虐殺事件的真正元兇終于被找到了。
單看灰海豹,肯定沒人會把它們和鼠海豚的死聯系在一起,因為灰海豹和貓一樣,長著圓圓的腦袋,大大的眼睛,看起來非常萌且友好。
科學家一直認為灰海豹以魚、蝦、蟹、頭足類、鳥類為食,且它們的食量應該不大,根本不會捕食鼠海豚這類的鯨豚類生物。
同類相食的灰海豹有多狂
截止到前年,科學家一共在各國沿海地區發現了1081只鼠海豚尸體,通過傷口形狀及DNA分析,至少四分之一的鼠海豚死亡事件與灰海豹有關。
通過研究發現,灰海豹雖然外表可愛,但是卻有著一顆冰冷而兇殘的心,它們不但會捕食鼠海豚等小型鯨豚類生物,還會自相殘殺、同類相食,同樣,灰海豹對人類也十分危險,很有可能對人類展開攻擊。
灰海豹已然成為頂級獵食者
灰海豹體格健壯,較大個體的雄性灰海豹體長可達3.3米,體重可達600斤,較大個體雌性灰海豹體長可達2米,鯨豚類生物中體型最小的鼠海豚體長只有1.2至1.5米,灰海豹有絕對的實力捕食鼠海豚。
灰海豹在捕食的時候,習慣用前肢抓住獵物,然后再把牙齒深深地插進獵物身體里,它們把這種捕食技巧也用在了獵殺鼠海豚上。
早前,科學家已經知道灰海豹經常會捕食企鵝,但鼠海豚陳尸海岸事件陸續出現,也讓人們重新認識了灰海豹兇殘的另一面。科學家推測,灰海豹似乎已經成了北海地區最為危險的頂級獵食者。
過去幾十年里,灰海豹的種群數量大幅度上升,僅在英國就生存著18萬只灰海豹,而棲息地和食物非常有限,這也導致灰海豹的競爭異常激烈,它們也樂于嘗試新的獵物,其中斑海豹、鼠海豚、甚至是同類都成了灰海豹的食物。
最后
人類應該正確認識每一種生物,了解它們真實的行為,不應該從人類的角度去理解這些動物,以免使自己也受到傷害,對于灰海豹,人類不應該將其」可愛化「,也不應該將其」妖魔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