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秦嶺山中的美麗生靈,有人想到朱鹮,有人想到金絲猴,有人想到羚牛,都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秦嶺羚牛與其他亞種的羚牛不一樣的是,它擁有一身金色的毛發,相當奪目,脖子下的金毛還迎風飄揚著,讓龐大的身軀也顯得多了幾分靈氣。
秦嶺羚牛又叫金毛扭角羚,但大多數人都稱其為「六不像」,因為它臉長如駝鹿,背脊像棕熊,蹄如牛,尾巴似山羊,后腿像斑鬣狗,而頭上的扭角卻長得像角馬。似像非像,長得太有個性了,叫它「六不像」是最形象貼切的了。
去年5月份,在野外拍到一頭黑熊啃食一頭羚牛的尸體,而且前前后後來了3次,每次都吃得特別歡快,甚至一邊啃食一邊抱著食物打滾。大家都說,吃素的羚牛,終究要被食肉的猛獸干掉。
不過,今年12月中旬發生的一件事,再次讓人對羚牛刮目相看。在陜西秦嶺,紅外相機拍到一頭遍體金黃的羚牛,居然主動跑上去攻擊黑熊,氣勢洶洶的,把黑熊嚇得飛快地逃跑。
01主動跑去攻擊一頭黑熊,把黑熊趕出領地,還敢跟豹子對峙
在秦嶺茂盛的林中,羚牛三三兩兩分散在林中覓食,將鮮嫩的綠葉吞進肚子里,畫面靜謐美好。然而,一頭雄壯的金色羚牛往前走去,卻與一頭亞洲黑熊狹路相逢。
看到黑熊也在林中溜達,可能是在采食野果,也可能在尋找蜂蜜,羚牛牛氣哄哄地跑上前去,在沒有遭遇危險的前提下,主動對強悍的黑熊發起了攻擊。
話說,這黑熊的個頭可不小,且具有較強的攻擊性,一個熊掌招呼過去,就能把一頭成年野鹿打倒。但是眼下,面對羚牛的攻擊,黑熊卻不敢正面迎敵,趕緊閃身躲避,差點被羚牛角挑中。
咱也不能說這頭黑熊太熊了,因為羚牛真不是好惹的,是個實力派「斗士」。重達600多斤的龐大的體型橫沖直撞過去,其撞擊力可想而知。
最終,羚牛一路追擊黑熊,將黑熊驅趕出自己的領地才罷休。看黑熊慌亂逃跑的樣子,估計它是再也不敢回來了。
話又說回來,在秦嶺,羚牛向來都是橫著走的,似乎就沒怕過誰。就算遇到兇猛的頂級掠食動物金錢豹,也絲毫不露怯,敢直接跟豹子對峙。起了沖突,甚至還敢跟豹子干一架。
只有未成年幼崽,或者亞成體羚牛會害怕豹子,一見到豹子就嚇得縮到母獸的身邊。
02遍體金黃色,頭上一對扭曲的角,是秦嶺的「高山王者」
羚牛是牛科、羊亞科、羚牛屬,是羊的近親,而秦嶺羚牛是秦嶺山脈的特有種,也是公認最英俊最漂亮的一個亞種。
其他的亞種,身上的毛發大多具有黑褐色,而秦嶺羚牛長大成年后,遍體金黃,在陽光下閃耀奪目,頭上一對翻轉扭曲的角,頗有神獸的范兒。只因山中無老虎,羚牛就成了秦嶺的「高山王者」。
秦嶺羚牛體型高大,身軀健壯,肩高達到100-130厘米,體重達到250-400公斤。無論雌雄,頭上都長有角,但雄獸的體型更大,體長也達到1.8-2米,更具力量感。
遠遠看過去,羚牛粗壯如牛,個頭跟野牦牛差不多,行走坐臥也有點像牛。但當妳仔細看,才知道它的體態也像羊,鼻子隆起、臀部低矮、頜下有須、尾短多毛。
羚牛雖然粗壯,一副又憨又笨的樣子,其實它的敏捷度很高,在陡峭山地間攀登、奔跑,來去自如。這得益于它有兩條長而粗壯的前肢,兩條短而彎曲的后腿,還有分叉的偶蹄。
03春夏季采食嫩葉增強體質,秋冬季啃食樹皮維持生命所需
秦嶺羚牛通常在150-3600米的針闊混交林、亞高山針葉林和高山灌叢草甸,游蕩、覓食,因為常常沿著相同路徑行走,所以山上形成了明顯的「羚牛道」,也方便了其他野生動物行走。
每天早晨與黃昏這兩個時間段,是羚牛的覓食高峰期。它們散落在山里,慢悠悠地采食植物,有時候還會跳起來,昂頭去采食高處的嫩葉。
秦嶺羚牛采食的植物大約有160多種,其中有的是中草藥,有止瀉驅蟲的功能,能幫助它們抵御疾病。
除了各種植物的嫩枝葉、果實之外,還會采食苔蘚植物或蕨類植物。一頭成年的羚牛,一天要采食大約30-40斤重的食物,才夠供應身體所需。
一年四季,隨著氣候的變化,秦嶺羚牛也會進行垂直遷移。春季,在海拔1600米以下的低山河谷中,吃鮮嫩的青草。
夏季,氣溫升高,羚牛怕熱,所以會遷移到海拔2200米以上的針葉林中,享受可口的植物,增強體質。
秋季,山中草木開始凋謝,羚牛下移到海拔2000米以下的地方,采食尚未干枯的殘敗落葉。
冬季,聚集在向陽的山地,采食秦嶺箭竹、冷杉等樹皮及灌木嫩枝與苔蘚,維持生存所需的基本能量。
04把幼崽放進「幼兒園」統一照顧,遇到危險時護著幼崽向前沖去
秦嶺羚牛總是成群結隊活動,一個族群里,由十幾頭、幾十頭組成,數量多的羚牛群有上百頭。
羚牛的種群結構,由少數雄獸、數量較多的雌獸,以及一些亞成體、幼體組成。通常由健壯的雄獸為頭領,帶領大家去尋找可口的食物,規避危險。
有較強的紀律性,行動時通常由健壯的雄獸走在隊伍前面與后面,中間是雌獸,以及未成年幼崽。
有趣的是,羚牛會開辦「幼兒園」,將所有未成年幼崽集中到一起,讓它們與同齡的羚牛一起玩耍,由兩三頭有經驗的母牛照顧它們。不管是不是親生的幼崽,母牛都會一視同仁,盡力照顧到每一只幼崽。
而雄獸與其他的個體,每天需要采食更多的食物,會花費更多時間去游蕩采食植物。不過,一般不會跑去太遠的地方覓食,當「幼兒園」里發生狀況,或者遇到危險時,所有羚牛都能夠及時跑過來保護幼崽。
如果遇到兇猛的狼群圍攻,頭牛會率領牛群,將幼崽守護在中間,一齊向前沖去,勢不可當,如果狼在前方不躲,很可能會被羚牛撞飛。所以,一般沒有哪種食肉猛獸敢打羚牛的主意。
05有的獨牛會跑到農田覓食,脾氣暴躁,遭到驅趕還會攻擊人
秦嶺羚牛除了游蕩、覓食,平時公牛還會在樹干上打磨頭上的角,讓角變得更有力更尖銳。只有把「武器」打磨厲害了,與同類爭斗時,才能有勝出的希望。
雄性同類之間的爭斗,體現在爭奪配偶時,勝出者贏得配偶,而一些失敗者會離開群體,成為獨自流浪的「獨牛」。
尤其是到了冬季,常有獨牛跑到山下的農田去覓食。也許是因為獨牛在山中采食困難,而農田里的青菜、農作物更鮮嫩可口,所以就總跑山下去。
這種情況下,獨牛會變得警覺,非常暴躁不安,也具有更強的攻擊性。如果遭到人的驅趕,很可能會直接沖上去攻擊人。
近些年來,秦嶺發生過多起羚牛下山傷人的事情,原因大多是遭到人群的圍攻、轟趕、甚至扔石頭砸,激怒了羚牛。
所以,就算發現羚牛下山啃食自家種的莊稼,也不要上去驅趕,保持安全距離,以免引來羚牛的攻擊。
06豺是羚牛的主要捕食者,但後來銷聲匿跡了
羚牛就是個龐然大物,不僅吃得多,而且還會啃食樹皮,甚至撞倒樹木,更何況還有傷人的記錄,太危險了。
還有專家指出,羚牛在磨蹭樹干,或者撞倒樹木時,會直接破壞掉野生大貓熊留在樹上的求偶信息,在一定程度上妨礙了野生大貓熊的求偶繁殖。
都說自然萬物相生相克,一物降一物,而秦嶺山中無老虎,羚牛就所向披靡了,連黑熊、豹子這樣的猛獸都忌憚它,難道羚牛就沒有自然天敵嗎?
羚牛也有天敵!擅長團隊作戰,兇猛狡猾的狼與豺,都是羚牛的天敵。在秦嶺、四川等地,兇狠的豺曾是羚牛的主要捕食者,對羚牛的種群數量起到調控作用。
然而,隨著豺的銷聲匿跡,所以羚牛才會沒有了天敵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