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王烏賊:抹香鯨主要的獵物,也是致命食物!

aiya 2022/12/30 檢舉 我要評論

如果說人類是陸地上的霸主的話,那麼海洋中的霸主就是鯨了(當然要刨去人類),盡管在海洋中鯊魚的演化時間更長,但鯨屬于後來者居上,這一點從虎鯨捕殺大白鯊,大白鯊主動回避虎鯨就可以看出來了,更何況海洋中還有地球生命史上最大的動物藍鯨。

早在距今約5000萬年前,鯨類的祖先巴基斯坦古鯨還是一種陸地上四足行走的動物,它們逐漸的開始下水,慢慢的從水中嘗到了甜頭,到了距今約4200萬年,Peregocetus pacificus出現了,它已經適應了水中的生活。

之后,鯨類開始在海洋中開枝散葉,才有了如今種類多達90種的鯨豚類,鯨豚類根據牙齒的有無,可以分為須鯨和齒鯨,其中須鯨沒有牙齒,只能靠須板(鯨須)過濾水中的小型生物為食,藍鯨就是典型的須鯨。

而齒鯨就是有牙齒的鯨,它們都有著密集、尖銳的圓錐狀牙齒,適合撕咬和切割獵物,所以,它們都是以捕食較大的水生動物為食的,比如海豚科下的虎鯨,它就有著20-32顆粗壯的圓錐狀牙齒,配合上高達2000公斤的咬合力,就連大白鯊遇到虎鯨都只有逃命的份。

不過,虎鯨并非最大的齒鯨,它的平均體長只有7米左右,最大體長9.45米,比起抹香鯨來要小接近一倍,成年抹香鯨的平均體長約13米(雄性平均16米,雌性平均11米),平均體重約40噸(雄性平均50噸,雌性平均15噸)。

部分鯨的體型對比

擁有著平均7米長的虎鯨在海洋中可以說是可以橫行的,無論是海洋哺乳動物(海獅、海豹、海狗、海象)還是大型魚類(鯊魚、帝王鮭),統統都是它的獵物,甚至虎鯨群還能捕殺剛剛成年的藍鯨。

但同樣是齒鯨,抹香鯨卻只能捕殺烏賊、魷魚和一些小型魚類,在抹香鯨捕殺的獵物中,體型最大的,也是最常見的當屬大王烏賊了,這是一種體長可達13米的「巨物」,當然這個體長有2/3是觸手的長度,真正的酮長平均也就3-4米。但盡管這樣,大王烏賊對抹香鯨來說也是「致命獵物」。

抹香鯨為何喜歡吃大王烏賊?

大王烏賊是現存最大的頭足綱動物之一,比大王酸漿魷稍微的小一些,雖然大王烏賊名字里有烏賊,但它并不是烏賊,而是魷魚的一種。烏賊和魷魚雖然同屬十腕總目,但是烏賊是烏賊目下所有動物的統稱,而魷魚是開眼目(又稱魷魚亞目)下所有動物的統稱,二者最大的區別有兩個:第一是烏賊的眼睛上有一層保護膜,而魷魚沒有;第二烏賊的鰭從酮的中部一直延伸到尾部,而魷魚只有尾部有鰭。

而大王烏賊就是魷魚亞目下大王烏賊科下唯一的成員,它們廣泛的分布在太平洋和大西洋的深海之中,棲息深度通常在600米-1500米之間。作為現存最大的頭足綱動物之一,大王烏賊有著龐大的體型,從目前的研究來看, 雄性大王烏賊的最大的體長在13米左右,體重275公斤,雌性最大體長在10米左右,體重150公斤,至于 酮長一般在3米左右,最大不超過5米

至于傳說中的20米,甚至是30米,到目前為止沒有直接的證據,而大王烏賊的被發現也解開了一些海怪之謎。

抹香鯨之所以喜歡捕殺大王烏賊,主要是因為抹香鯨體型龐大,食物的需求量也大,但是抹香鯨雖然是齒鯨,但是它只有下顎有20-26對牙齒,上顎是沒有牙齒的,缺少上顎的牙齒,讓它無法像其他齒鯨那樣用牙齒去撕裂獵物,只能靠「吸」。

所以,抹香鯨的嘴巴也很有特點,屬于細長型的,這種嘴巴增強了吸力(參考我們吸東西時嘴巴做出的形態)。

無法撕裂獵物,讓抹香鯨無法捕殺大型的魚類以及哺乳動物,但是它的體型又必須吃一些較大的獵物,此時在魷魚中體型最大的大王烏賊自然就成為了它最理想的獵物。

除此之外,與大多數的齒鯨不同,抹香鯨是大型鯨類中,下潛深度最深的存在,它們最深能潛入海下2000多米的深度,通常也活動在1000米左右的海水層。但是,海洋生物的分布是隨著海水深度的增加而減少的,這是因為海水深度越深,壓強越大,光照越少,溫度越低,所以大多數的海洋生物集中在0-500米這個海水深度內。

而在海水深度1000米的海洋中,除了大王烏賊,其他動物的體型都相對較小,所以,抹香鯨經常與大王烏賊在同樣的海水深度碰面以及抹香鯨對獵物體型的需求較大,同時又受制于捕獵能力,最終大王烏賊成為了抹香鯨的主要獵物。

「致命獵物」大王烏賊

雖然從體長上看,大王烏賊幾乎與抹香鯨不相上下,但是平均體重200公斤注定了它的整體體型是被抹香鯨壓制的,所以在二者的互動關系中,抹香鯨是主動出擊的,而大王烏賊是被動防御的。

但是,抹香鯨吃大王烏賊并不像我們想象的那麼簡單,因為一不小心就可能會致命。為什麼這麼說呢?

首先,大王烏賊是有著強大的實力的,它們雖然沒有尖利的牙齒,但是它8長2短的觸手可不是吃素的,大王烏賊的觸手上布滿了大小不一的吸盤,可以牢牢的固定在對手的體表,而且在吸盤中,還有鋒利的 角質化環鋸齒,這些環鋸齒能夠輕松的咬開抹香鯨的皮膚,甚至能夠將一塊圓形的帶有皮肉的皮膚給割下來。

在科學家們發現大王烏賊的存在之前,一些擱淺的抹香鯨頭部上的傷口一直是個謎,直到大王烏賊被發現后通過對比大王烏賊的吸盤大小、環鋸齒的大小等才找出了「真正的兇手」。

不過,科學家們認為這是傷口并非抹香鯨擱淺的主因,盡管這些傷口的直徑超過4厘米,深度也在2厘米以上。對于這點,筆者有不同的看法,抹香鯨有一個巨大的方形額頭,里面有大量的鯨腦油,這個器官的作用除了可以幫助抹香鯨更好的沉浮外,還能發出和收集聲波,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器官,一旦這個器官被損傷,就容易出現導航失敗、不能自由上下潛的現象,從而造成擱淺(個人愚見)。

其次,十足目腕足上的吸盤可不是鬧著玩的,之前就曾經有主播為了嘩眾取寵生吃章魚被吸盤吸住了氣管就醫。相比較章魚,大王烏賊的吸盤可恐怖多了,它的吸盤不但大,還有環鋸齒,而且大王烏賊的生命力又強,即使酮部不能動了,觸手的活力也能保持一段時間,如果在觸手還具備活動能力時就將它吃進去,觸手上的吸盤就會牢牢地吸附在口腔的各個部位,甚至是到達咽喉部。

早在2015年,西澳海灘上一頭擱淺的瓶鼻海豚就被發現嘴里還咬著一條章魚,通過對海豚的解剖,研究人員發現這些吸盤依然牢牢的吸附在海豚的舌根上,這是導致它死亡的主要原因。

所以,為了保證吞咽的安全性,抹香鯨必須在深海中將大王烏賊完全殺死,不然吸盤里的「牙齒」要比單純的吸盤更加致命,因此,大王烏賊雖然是抹香鯨的「主食」,但絕對稱得上是「致命的獵物」。

總結

抹香鯨雖然是最大的齒鯨,但是它只有下顎有牙齒,這使得它們的捕獵能力其實是比較弱的,只能靠吸將獵物吸入口中,而它本身又是大型鯨,對食物的需求量大,所以它才選擇了大王烏賊這種強勁但吃一條就管飽的深海生物。

而且在搏斗中,抹香鯨有優勢,但絕不是壓倒性的,因為在搏斗的過程中,大王烏賊會用觸手將抹香鯨的頭部弄得千瘡百孔,即便降服之后,也要確認大王烏賊徹底死亡后才敢吸入口中。

用戶評論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