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死沒用!野豬局部泛濫,破壞莊稼還咬人,遇到了該怎麼辦?

aiya 2022/11/28 檢舉 我要評論

近些年,曾一度銷聲匿跡的野豬在局部地區有泛濫之勢,它們不僅破壞莊稼,甚至造成傷人事件,而且野豬傷人與其他野生動物「被迫」傷人不同,它們見到人后往往會主動發起攻擊。

今年的5月7日,8只野豬闖進杭州的桃源小鎮小區。第二天。其中的3只野豬在小區里到處亂跑,甚至一度沖進住戶花園,小區的保安隊長在驅趕野豬時左腿受傷。

8月15日,安徽六安高峰派出所接到群眾報警求助,稱有人被野豬攻擊受傷。派出所所長穆道瞬與同事們迅速抵達現場,發現傷者與趴在水中的野豬對峙。

所長穆道瞬擔心野豬再次向傷者發起攻擊,便決定先救出群眾。而正在此時,野豬突然再次向群眾撲來,穆道瞬立刻沖到前面抵擋野豬的攻擊,不料他的胳膊被撲上來的野豬咬傷,事后在醫院治療時,傷口處竟縫了100多針。

那麼問題來了,近些年野豬數量的增長為什麼會這麼快,甚至在局部地區泛濫成災?如果人們在野外遇到如此兇猛的野豬,該如何自保?野豬的破壞力驚人,為什麼還要對其進行保護?下面我們就來聊一聊這些相關的話題。

1、野豬為什麼會局部泛濫?

過去由于獵人的大肆捕獵,野豬的數量急劇減少,甚至被列入了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可僅僅過了幾十年時間,曾一度銷聲匿跡的野豬竟呈泛濫之勢,在全國范圍內的總數量超過100萬頭。

野豬的破壞力驚人,攻擊性也強,全國多地深受其害。截止目前,至少有7個省份因此頒布了「殺豬令」,在可控范圍了有償倡導民間的狩獵隊伍對野豬進行獵捕。可獵捕野豬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單靠「殺豬令」并非長久之計。

那麼為什麼近些年野豬數量的增長速度如此之快,為什麼會在局部地區呈泛濫之勢?這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的原因:

第一,野豬的繁殖能力特別強,這一點從家豬身上就能看出來。野豬在10個月大的時候就可以繁殖后代了,一只母野豬一次可產10只小豬崽,而且一年可以生產兩次。更可怕的是,野豬的壽命可達20年,在適宜的環境下,野豬的種群數量增長非常快。

第二,國家對生態環境保護力度的加強,讓野生動物的生存環境得到了很大的改善,野豬的食物增加了,生存空間擴大了,繁殖的環境改善了,數量也就越來越多了。所以說,野豬泛濫是我國生態環境變好的體現。

第三,野豬的攻擊性強,戰斗力爆棚,還擁有鋒利的獠牙,而且皮糙肉厚,能夠捕食它們的食肉動物非常少,只有老虎或者狼群才有能力捕食野豬。而這兩種猛獸的數量近些年越來越少,那麼多野豬的壓制作用就沒那麼強了。所以野豬在棲息地的天敵數量減少了,這讓野豬可以無限制地增長。

總而言之,野豬既能生,又缺少天敵,生存環境又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再加上它們被列為國家保護動物,那麼經過一段時間的生長繁衍后,在我國局部地區泛濫成災也就不足為奇了。

2、遇到野豬該怎麼辦?

在我國東北地區一直流傳著「一豬二熊三老虎」這樣一句話,意思是在野豬、熊和老虎三種野生動物的傷人事件中,野豬傷人的次數是占首位的,野豬之所以能排在熊和老虎前面,主要是因為野豬遇到人通常會主動發起攻擊。

成年野豬的平均體重約為150公斤,它們不僅體型龐大,而且皮糙肉厚,野豬經常在樹上蹭來蹭去,這讓它們的皮膚變得十分粗糙耐磨,防御力驚人。

別看野豬體型大,它們的奔跑速度卻非常快,奔跑速度能夠達到40公里/小時,這相當于1秒跑出11.1米的距離,比人類的百米冠軍跑得還要快。

當它們憑借自己超大的體重,以40公里/小時的速度撞向目標時,相信沒人能頂得住。而且野豬口中還長有6~8厘米的獠牙,一旦被野豬咬一口,身體就會出現一個「血窟窿」。

那麼當人們在野外遇到這樣一頭戰斗力爆棚,防御力驚人,還喜歡主動攻擊人的野豬時,該如何做才能自救呢?

首先,遇到野豬千萬不要撒腿就跑。野豬是雜食性動物,意思是它們不僅吃植物的種子、根莖和樹枝等,它們還會吃肉,如果見到可以獵捕的動物,它們不會放過,也就是說野豬也具有捕獵行為。

而對于大部分具有捕獵行為的肉食動物來說,逃跑往往意味著害怕,在它們眼中便成了獵物。所以遇到野豬時千萬不要撒腿就跑,這會刺激野豬的捕獵欲望。在叢林之中,以人的奔跑速度,無論如何都跑不過野豬。

其次,不要妄想與野豬生死搏斗。你可能會說,既然跑不過,那就與野豬拼了,說不定還有一線生機。不過遺憾的是,與一頭成年野豬搏斗并不會給自己帶來生機。

野豬不僅力量強大,速度快,沖過來一下就能將人撞飛,而且野豬的防御力驚人,即便是用獵槍打中了野豬,如果沒有傷到要害,野豬不僅不會跑,還會轉過來進行反擊。再加上野豬長達8公分的獠牙,一口就能把人身體咬個大窟窿。

第三,在野豬面前裝死也是沒用的。很多朋友可能聽說過,面對野生動物的攻擊時可以通過裝死來逃生。這其實是針對不吃死物的動物而言的,而野豬不僅獵殺活物,而且不會放過動物的尸體,甚至連腐肉都吃,因此在野豬面前裝死,無疑是將自己當作大餐送給野豬享用。

第四,爬樹可能是最好的逃生方法。野豬不會爬樹,這是它為數不多的弱點。所以當見到野豬沖過來的時候,最好的辦法就是趕快爬到樹上,不過要注意的是,選擇的樹一定要足夠粗,否則野豬會把樹撞斷,或者把你從樹上搖下來。

不用擔心野豬像狼一樣那麼有耐心,守在樹下不走。當野豬發現你爬到樹上,一時半會又不會下來的時候,它們大機率會放棄獵捕你。因為野豬的食量較大,需要進食大量的食物,而且覓食時間比較短,大部分時間都要用來睡覺。當它們發現抓不到你的時候,就會選擇其他食物,畢竟在樹林里,到處都是野豬能吃的東西。

所以說在野外遇到野豬,在野豬發現你之前,最好快速遠離現場,但不要弄出太大的動靜,以免驚動了野豬。而一旦陷入被野豬追逐的境地,最好的辦法就是爬樹或者爬到其他較高的位置。

3、為什麼要保護野豬?

野豬在我國局部地區已經呈泛濫之勢,而且其總數量已經超過了100萬只,并且野豬對當地的農業會造成嚴重破壞,有時候還會傷害居民,那麼為什麼還要對野豬進行保護?這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第一,野豬覓食的時候會不斷翻供土地,這可以將地表上的枯枝落葉翻到地下,進而讓枯枝落葉上的植物種子進入土壤之中,讓植物得以繁衍更新。也就是說野豬的覓食行為,一方面吃掉了很多植物種子,而另一方面則給了種子落地發芽的機會。

第二,野豬整日在密林之中亂竄,還時不時用身體蹭樹讓(讓身體粘上油脂,可以防止蚊子沖叮咬),搭窩的時候還會將低矮的樹木枝條折斷。這些清理低矮樹枝的行為,可以讓更多的陽光照射到地面,讓草本植物以及其他低矮植物有了更好的生存空間。

第三,野豬把低矮的灌木清理干凈之后,可以為鹿等大型動物在茂密的森林中更加容易穿行,擴大了它們的生存空間。另外,野豬冬季的活動時會在厚厚的積雪中蹚出一條雪道,有利于其他小型動物行走和覓食。

第四,野豬的存在有利于維持生物鏈的平衡。野豬是森林中老虎、狼等肉食動物的食物來源之一,這些猛獸有了野豬可以捕食,那麼捕食其他食草動物的數量會減少,這讓鹿等草食性動物的生存環境更好。

而草食性動物對于調節植被具有重要的作用,它們可以遏制植被的過快生長,從而維持森林結構的穩定性。如果沒有了野豬,猛獸會吃掉更多草食性動物,從而導致整個森林的植被結構遭到破壞。

第五,野豬還可以遏制鼠類等有害動物的過度繁衍擴張。野豬不僅啃食植物,平時也會抓老鼠來吃,而且它們翻工土地的習慣可以將一些老鼠窩破壞,這可以遏制鼠類的過度增長。鼠類會對喬木、幼樹以及草本植物造成危害,野豬的存在可以防止鼠患橫行。

最后,野豬雖然會破壞莊稼,但畢竟只是發生在少數野豬泛濫的局部地區,在全國其他地區,野豬破壞莊稼的情況并不多。而且野豬傷人的事件并不多發,因為野豬大部分在清晨和傍晚出來活動,而此時大部分農民不在勞作,人與野豬遭遇的幾率并不大。

所以說,野豬的存在對維持整個生態平衡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是維持食物鏈平衡不可或缺的一個環節,保護野豬是保護生態環境的主要組成部分。

4、結束語

野豬在我國局部地區泛濫,這是我國生態環境變好的體現,不過野豬數量太多會對當地農業造成破壞,甚至會威脅當地居民的人身安全。

野豬戰斗力強,生性兇猛,見到人會主動發起攻擊,因此人們在田間勞作或者野外游玩時,見到野豬一定要避開,不要出于好奇靠近它們。

當被野豬追逐時,最好的逃生辦法就是爬樹,不要試圖與野豬搏斗,更不要妄想通過裝死來瞞天過海,它們連腐肉都吃,更別說一具活生生的人肉了。

最后需要說明的是,在頒布了「殺豬令」的地區,政府只允許具備資質的狩獵隊伍獵殺野豬,但不允許將野豬肉販賣,因此在市場上見到販賣野豬肉的行為都是違法的,建議向有關部門舉報。

用戶評論
你可能會喜歡